銀行理財怎么選擇?

1、 首次投資最好選擇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
銀行的很多理財產品,除了自己發行的,還有不少是代銷的,對于初次進行理財的人,當然是選擇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相對穩妥一些,畢竟我們對銀行更熟悉,也更信任。那么如何辨別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呢。首先就是要仔細的查看每個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,其中就會對產品進行一個詳盡的描述,其中的產品登記編碼就可以幫助我們辨認,一般來說,以“C”開頭的編碼,只要能在“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”查詢到,就代表它是銀行自行發售的產品。
2、 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,選擇起息快,周期短的
銀行理財通常會有一個封閉期,但是它們的封閉周期卻各有不同,而且開始計息的時間也不一樣,所以在利率相同的時候,這個差別還是很大的。就好比如果購買30天的銀行理財,如果在購買50天以后才能拿回所有本息,則這樣的產品雖然表面上利率較高,但實際上由于存在20天的空置時間短,它的真實利率其實是更低一些的。所以如果兩種理財的利率相同,相對來說還是應該選擇起息快,周期短的那一款。
3、 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風險等級的理財
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會有五種級別,第一謹慎型(R1);第二穩健性(R2);第三平衡型(R3);第四進取型(R4);第五激進型(R5)。其中謹慎型理財以貨幣基金為代表,它的本金風險較小,而激進型,比如股票基金,本金損失的概率非常高,但是預期收益也會很高。從R1到R5的幾個類別,本金損失的風險概率基本上是遞增的。
如果你資金積累不算豐厚,也更追求穩健的投資,那么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,更加適合選擇R1-R3這幾個類別的理財。如果你資金足夠豐厚,是追求收益的進取型或者激進型的投資人,那么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R4-R5類別的理財。
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在銀行買理財比較安全,但銀行理財產品缺點就是比較貴,而在支付寶、天天基金網等平臺買是有打折的,如果從成本因素考慮,在銀行買理財是不太劃算的,如果從安全因素考慮,銀行理財是劃算的,總之在哪里買理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。
新手怎么選理財產品?
1、確定理財需求:新手投資者首先應該明確理財需求,明確收益目標是保值還是實現較高的收益;
2、測定風險承受能力:新手投資者可以選擇到銀行、第三方平臺進行風險承受偏好測試,以確定投資者能夠承擔的風險等級與投資偏好;
3、選擇合適的平臺:依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平臺進行理財產品配置。
1、確定理財需求:新手投資者首先應該明確理財需求,明確收益目標是保值還是實現較高的收益;
2、測定風險承受能力:新手投資者可以選擇到銀行、第三方平臺進行風險承受偏好測試,以確定投資者能夠承擔的風險等級與投資偏好;
3、選擇合適的平臺:依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平臺進行理財產品配置。
營業執照公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