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頭壞死會有哪些癥狀?
常見的癥狀表現有如下幾種:

第一,有局部的疼痛,這種疼痛的性質以刺痛和酸痛為主,可以呈持續性,或者是間斷性,另外有的患者可以表現為沒有明顯誘發因素的疼痛,即之前沒有過外傷,而在局部就有了持續性的疼痛。
第二,局部的腫脹。
第三,局部的活動受限,如果出現了骨壞死,在壞死骨的周圍的關節有可能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,或者是關節內部產生了骨性的阻擋,而不能夠活動。
第四,可能有關節畸形的表現,比如如果有了骨壞死之后可能會有骨外形的塌陷,繼而導致了關節的畸形,而在下肢的一些骨壞死,比如股骨頭壞死,有可能還會造成雙下肢的不等長,繼而導致患者的步態異常。
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有哪些?
一、一般治療
1、去除誘因:了解存在的誘因并及時消除,如停服糖皮質激素、戒酒。
2、合并癥的治療:如有骨關節炎、骨質疏松等,要及時治療。
二、藥物治療
1、低分子肝素:低分子肝素出血的風險小,療效比較好,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抗凝、抗血栓。同時低分子肝素還能夠調節免疫、抑制補體的激活、促進著床、促進滋養層細胞的增殖分化。
2、阿侖膦酸鈉:主要用于治療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,預防髖部和脊柱骨折(椎骨壓縮性骨折),用于治療男性骨質疏松癥以預防骨折,用于治療糖皮質激素誘導的骨質疏松。因此,對于骨壞死也有一定療效。
3、止痛藥:當患者疼痛劇烈時,可以進行止痛,應用布洛芬、美洛昔康等藥物控制疼痛。
三、手術治療
對于癥狀較重者、其它治療方法無效的患者,可采用手術治療,如截骨矯形術、關節置換術等。
1、截骨矯形術:截骨矯形手術常適用于成年人,用于矯正關節內翻和外翻的畸形,常用于膝關節。膝關節如果是由于骨性關節炎或關節外傷,而導致關節內翻和外翻的畸形,可以通過截骨矯形手術來矯正內翻和外翻的畸形,常是在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進行截骨,根據畸形的情況進行截骨量的確定,再用矯形鋼板來進行固定,就能夠使畸形的關節變成正常的生理的角度,就可以使膝關節功能最大的得到恢復。截骨矯形手術是近幾年逐漸在進行的手術,對于很多病人都有很好的作用。
2、關節置換術:隨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,使小切口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成為可能。其優點為切口小、美觀(可采用皮內縫合),術中關節周圍軟組織創傷小,出血量減少,術后傷口疼痛減輕,并發癥少,早期即可恢復日常生活與功能。患者術后第2~3天即可扶拐下地行走,大大的減少了圍手術期的并發癥。
3、股骨頭鉆孔:通過股骨頭壞死減壓的方式,重建股骨頭血運,術后患者應盡早開始下肢被動活動,練習髖關節活動。
4、多條血管束或帶血供髂骨移植術:針對髖關節的術式,幫助髖關節得到改善。
四、物理治療
物理治療包括體外震波、高壓氧、磁療等,緩解疼痛和促進骨修復。
五、中醫治療
可到當地正規醫院進行針灸并輔以中藥內服、外敷,從而達到改善骨頭的血運狀態,促進新骨生成的目的。
六、其他治療
1、骨髓抽吸濃縮技術結合股骨頭髓芯減壓:目前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,骨髓抽吸濃縮技術結合股骨頭髓芯減壓,能增加股骨頭壞死區局部的成骨能力。
2、康復治療:對于青少年,可以隨著生長發育通過自身修復能力,得到改善。不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,可以通過康復訓練、輔助設備,緩解癥狀。
營業執照公示信息